研讨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。首先由广东省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”名教师培养对象、深圳市名师、罗湖区地理教研员鲁艳展示了一轮复习研讨课。她授课的主题是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——以湖泊的水文特征为例》。鲁老师以自己手机微信中呈现的非洲大陆最西端---塞内加尔维德角“玫瑰湖”的信息导入,激发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观察生活,提出问题,从乍得湖水位变化对“玫瑰湖”的出现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欲望。同学们大胆猜想,有据推理,快速聚焦学习主题。
为提升本节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鲁老师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课前调研,提前获得新安中学高三12班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相关数据和信息,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点、疑惑点,并据其设计了本次课堂教学的重心——从分析影响湖泊水文特征因素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。
鲁老师认为高三的课堂同样应该充满趣味性和情境化。她用真实的GoogleEarth地图呈现现实的问题,以太湖、巴尔喀什湖、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变化事实启发学生思考,加深并完善对影响湖泊水位、结冰期、盐度等水文特征的理解和应用。以“玫瑰湖”的出现和乍得湖水文变化为课堂主线,引导学生感知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、相互影响和“牵一发动全身”、一个区域的环境变化可能引发其他区域环境的改变,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。
|